比奥-克莱孟博物馆(MuseoPio-Clementino)
这里主要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最为著名的雕塑为主, 闻名世界的作品有克尼多斯的维纳斯(Venus of Cnidus)、沉睡的阿莉亚多尼(Sleeping Ariadne)、望楼上的阿波罗( AppoolBelvedere)、拉奥孔(Laocoon)、 以及残躯雕像(Male Torso)等。
本馆中还设有好几个小馆,例如最出名的缪斯馆(Sala delle Muse)、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等。
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其实是一个露天的小庭院, 以其形状呈八角形而得名。别看这个庭院不大,好东西却不少, 每个角落里都有几个著名的雕塑,其中就有镇馆之宝 拉奥孔(Laocoon)和望楼上的阿波罗( AppoolBelvedere)。
镇馆之宝之一: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Laocoon) 又名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 是希腊时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 1506年在罗马出土,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这尊雕像描绘了拉奥孔之死,据说是罗得岛的三位雕塑家 Agesander、Athenodoros 和 Polydorus 共同创作的。许多艺术家曾经也复制过它,其中很有名的是 Baccio Bandinelli 的作品。真迹保存在梵蒂冈博物馆, 而一些大师的仿制品也同样珍贵,现存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 乌克兰敖德萨的考古博物馆等。
解读: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 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 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 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 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 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 那是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 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 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 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 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说起这尊雕像,还有个小典故。雕像出土时右臂是残缺的, 当时正处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位大师们对右臂的讨论非常激烈, 米开朗基罗认为拉奥孔的右臂应该是弯向肩头, 而其他人则认为右臂伸向空中的姿态更有英雄气概。 教皇组织雕塑家们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竞赛,拉斐尔作为评判, 最终手臂伸展的方案胜出并被安装到雕像上。然而, 戏剧性的是1957年在罗马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缺失的拉奥孔 右臂,右臂的姿势却正是如米开朗基罗所主张的那样, 不愧是大师啊!
镇馆之宝之三 残躯(Torso del Belve)
在缪斯馆中,保存着第三件镇馆之宝雕塑, 起初看到这尊雕塑觉得并不起眼, 因为整个雕塑并没有之前几尊那么气势磅礴, 而且整个体积也比较小,走过路过反而比较容易被忽略。 然后仔细欣赏,还是能发起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何况这是原作, 而非后来大师们的仿制品,因此更显珍贵, 也不得不佩服古希腊时期已经拥有了这么高超的雕塑技艺。
解读:该作品以理想化的美的标准塑造阿波罗, 生动塑造了他箭已离弦时的姿态,头部微侧高扬, 直视前方持弓的手臂,眼中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雕刻家以熟练的雕刻技巧,表现了阿波罗优美的体态,匀称的四肢, 高雅的形态,凸显了阿波罗明朗的神态和英雄的气质。 整件作品构图稳定、比例匀称,虽然双手和小臂已经毁坏, 但并没有影响作品的整体和谐之美。
双马双轮车厅(Sala della Biga)
走到这个展厅,首先就被这辆双马双轮车的大型雕塑所吸引, 此厅也因此得名。此厅是由巴斯卦雷贝利(Pasquale Belli)的学生, 朱塞佩坎波莱塞与其家族成员们共同构思而兴建的。这个展厅不大, 成圆形,马车雕塑位于正中间,周围一圈罗马时期的雕塑绕着马车, 正面都对着马车。整个展厅的氛围, 就好像马车时刻会变成真的并一跃而起,冲出来的感觉, 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 车体的部份是来自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一件大理石雕, 之后被拿来做为罗马圣马尔谷堂的主教席位。 最后弗朗佐尼为此座加上了轮子、舵,和马。驾驭马车的人像, 则是由伯尔盖塞王子所赠,最终完成了此作品。
圆形展厅(Sala Rotonda)圆形展厅,不仅有着伟岸的雕塑, 其本身的建筑也很值得欣赏,它的穹顶便是一道风景线。 展厅正中央是罗马时期尼禄曾使用过的浴盆。
缪斯馆(Sala delle Muse)缪斯馆相对大一些,也有好几个小馆,每个都很好看, 各种雕塑,当然其中的壁画也很精彩,就比如上图中的穹顶壁画 :出自Tommaso Conca的《Apollo and the Muses》。
地图厅,绘制了所有意大利的地图, 但是金碧辉煌的天花板更让人震撼。
挂毯厅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圣门 Holy Door,每25年才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