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

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多样性人生的可能”,在很多父母心目中,这是最棒的成长礼物。然而学校和家庭教育,往往受限于师资和有限的教学内容,在加上受到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到这样一个为孩子创造“多样性人生可能”的需求。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已经让众多家长在素质教育的学习上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快马再加鞭。钢琴、武术、奥数、英语和绘画等,能有的内容,只要条件允许,都尽量给孩子安排上。

于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尝试着填补这一市场空白:从最初的应试类考试考前辅导,过渡到K12教育的补习,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素质教育培训内容的涌现。孩子的课余时间就那么多,市场上可选择的培训机构又那么多,如何真正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到一个适合的校外培训机构,可能已经成为很多父母当下最为关切的问题。

笔者在过去两年中,利用每月一次的小巴哥少儿公益活动的机会,通过面谈、走访、微信聊天和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关于“小学阶段素质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共设计了22个问题,向302个居住在上海的家庭发出问卷,实际完成全部问题回答的共有83个家庭,受访家庭中孩子的年龄在5-13岁之间,其中70%的孩子目前就读于上海公立小学。参与问卷的家庭目前都是居住在上海,且家庭收入和父母职业均属于城市中高收入人群。

这里结合问卷的一些问题和统计数据,就“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这一话题,笔者试着从如下两个角度来做一个分享和讨论。

  • 自身培训需求的了解

任何服务和产品的购买,对自身需求的了解是一项必做的准备功课。笔者尝试列出五大方面,来帮助家长认识和调整自身的培训需求。

1、家长期望的设定

作为孩子的父母,总希望把最好的提供给孩子。但在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时,家长最初的找寻动机是什么?或者我们的期望到底是什么?可能受限于精力或能力,我们并不是特别清楚。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关于“您给孩子参加课后活动最大的目的是什么?(可复选,最多选3项)”一项调查中,我们看到

帮助孩子发掘兴趣点(75.9%)

开拓眼界,增长见识(51.8%)

让孩子学习新技能(43.4%)

拓展社交能力(39.8%)

辅助升学(22.9%)

琴棋书画,样样全面(4.8%)

这些数据仅代表部分家长的需求。但作为父母,在准备给孩子选择课外培训机构前,可以试着设置一些类似的问题,问问自己,帮助自己搞清楚我们选择课外培训的目的和对孩子的期望到底是什么。个人以为,这样的目的或目标设定,应是简单、清晰和具体,尽量避免“一鱼多吃”的想法,这不现实。比如父母期望为孩子找到一个既能帮助孩子完成学校功课,有能适当培培优,又有一地方能看护孩子等到父母下班去接,很多父母本着这样的目的选择了很多机构的托班课程。可试想一下,一群不同年龄的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写功课,仅有一位“全能”老师在穿梭在几个教室维持秩序,这样的课程显然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托班的主要功能就是看护孩子。除此以外对托班存在的任何其他预期都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家长一厢情愿的增加很多额外的预期,正说明了家长对自身培训需求的思考还不够清晰、主次不明,导致了培训课程的选择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

2、孩子自身的兴趣特点的了解

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以为这不是个问题。实际情况是我们很可能不自觉地在为孩子设置成长目标时,有些过于主观了。作为一位11岁女儿的父亲,自小就喜欢学习数学,到今天也是没事喜欢切几道数学题来解解压。自女儿步入小学后,曾以为自己强大的数学基因会在女儿身上显现。结果,女儿似乎不管你怎么引导甚至是利诱,就是提不起兴趣,父女俩的每次数学的功课辅导,总是以不欢而散告终。而女儿自小一直对烧饭做菜似乎特别感兴趣,偶尔周末时,经常会依照电脑里做菜的视频到厨房和妈妈切磋厨艺。每个孩子就像花匠给予的一粒种子,每个爸爸妈妈拿到手里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一朵什么花。刚刚发芽、长高一点、长出叶子,爸爸妈妈会迫不及待地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判断她会是一株什么花,可是不到孩子开花结果,我们都无法预知。如果爸爸妈妈们愿意带着耐心、喜悦和好奇地心态种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才能最终帮助孩子长成她独特的生命。

同样,在调查问卷中,关于“您对孩子出国学习最大的隐忧有哪些?(可复选,最多选3项)”问题回答中,排名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

1)孩子文化差异太大、社交出问题(53%)

2)自己不了解国外教育系统,不能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45.8%)

3)孩子没有自理能力,不能独立生活(28.9%)

其实就排名第一项的“文化差异大、社交出问题”这一选项,以笔者多年在国外生活的观察,这个担忧还真的不是孩子的担忧。往往是移民或陪读的父母本人,受限于自身的思维定式和国内社交习惯,新的环境,因为自己的不自信或对未来家庭生活发展的不确定,而不自觉地认为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担忧。在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点前,我们的担忧和为孩子安排的课外培训恐怕也只是作为父母的单方面的意愿,并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

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和成长需求,这样的培训内容找寻,机构选择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的目标。

3、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分析了自己的期望和了解了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来丰富孩子的课余时间。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您目前给孩子课后安排了哪些活动?(可复选)”问题回答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体育类(73.5%),英语(67.5%),乐器类(56.6%),美术类(42.2%),课后辅导(31.3%)。

( 注:体育类包括篮球、跆拳道、舞蹈等;乐器类包括钢琴、小提琴等;美术类包括绘画、摄影等;课后辅导类包括补习班、奥数、家教等。)

数据统计显示,多数家庭还是围绕着身体素质、语言技能、审美情趣和课外补习等几个基本方面来安排。我们知道一些知名大学在考察申请人时,除了关注申请人的学术能力,还会关注申请人的潜在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等到高中阶段申请学校时,通过去申请当班干部,或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一些背景提升项目,比如去非洲拯救大象,去南极关爱企鹅,就能够证明自己具备了这样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真正这一类能力的培养,是在于从小的公民教育和志愿者精神的培养。

如果我们在选择培训内容时,能够结合自己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的基本需求,比如心智的发育,身体的机能等,再辅以适当个性化的内容安排,可能会更好的帮助孩子的成长。

4、课余时间的安排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小学生也不例外。在和多位女儿同学家长聊天中,发现作为父母,我们理想中的小学生作息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

以下午 3:30放学开始计算,

4:00 – 5:30 练琴或参加课外活动课

6:00 – 6:30 回家做功课

6:30 – 7:00 晚饭

7:00 – 8:00 继续做功课或课外练习

8:00 – 8:30 洗澡和适当休息

8:30 – 9:30 阅读

9:45 睡觉

这个时间表真的蛮理想,做到也应不是难事。但理想总是丰满的,就单单以目前上海地区小学的作业量来看,往往一遇到孩子成长中的“磨蹭”或学习上的困难,这个时间表在执行时立刻就变得让人很抓狂。身边很多的父母做事都非常有计划性的,养了孩子后多数也患上了“强迫症”。笔者记得在女儿小学一年级时,就为了给她讲解一道数学题,硬是从晚上7点开始,一直弄到10点。这过程中,女儿一直紧张的看着我……三个小时过去了,结果还是不懂。庆幸的是,我很快醒悟到,这事根本就急不来的,这样的作息安排不可能天天能做到。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周六日(92.8%)和平日下午5pm-7pm间(34.9%)是家长为孩子课外培训的主要两个时间段。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作为父母在尊重孩子需要一个学习和消化的过程的同时,合理地帮助孩子管理好时间,适当安排必要的课外培训,努力提高孩子学习效率,才是正途。

5、家庭预算的平衡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您每个月在孩子课后活动上总共花多少预算?”一项统计中,

人民币 8000 – 10000 (4.8%)

人民币 5000 – 8000 (7.2%)

人民币 2000 – 5000 (43.4%)

人民币1000 – 2000 (31.3%)

这些数据放在这里,不是想让大家去攀比。笔者认为任何课外培训内容的选择,应首先量力而出,毕竟教育这件事不是简单靠财力堆砌就能办成的,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那么接下来,在分析了自身的需求和结合家庭所能承受的经济预算情形下,如何选择一个相对于自己最合适的培训机构,就是该审慎研究的问题了。

 

二、选择培训机构的考量因素

说实话,多数家长受限于精力和能力,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比较容易有从众心理和犯贪图课程优惠的错误。帮助孩子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培训机构,不但会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还可以让孩子的课余时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笔者从自身的经验总结下来,按照重要性原则排序,有如下五个方面考量因素:师资力量、软件环境、家长口碑、地理位置和硬件环境。

1、师资力量

如同购买房地产的八字箴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笔者认为,选择培训机构时,同样应首先考虑的是“师资、师资、还是师资。”有人说,孩子的成长是看着大人的背影长大的。一个好的背影能对孩子的内心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家,父母是孩子的背影;在学校,老师是孩子的背影;在培训机构,机构里的老师就是孩子的另一个学习的背影。老师的人品、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均是应衡量一位老师好坏的重要评价的指标。

相信很多家长都可以从老师的简历、见面的谈吐、试课的表现中,都能对前述指标有一个判断。但不是所有优秀的老师都适合自己的孩子。笔者认为,在考量完机构师资力量后,还需要对自己所选课程的授课老师做一个了解。结合自己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在老师的人品、责任心和教学能力等几方面做出平衡和调整。比如小学1-2年级的孩子,这时候心理抗压能力和心智都处于一个启蒙阶段,一个责任心强、年纪较大的老师显然比教学能力强、年纪较轻的老师可能更容易和孩子建立关系,内容教授上更有效果。到了高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抗压能力,开始需要一些思辨能力的培养,那么显然在人品和责任心都过关的情况下,老师的学历和教学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 软件环境

一家培训机构创始人或管理者的理念、机构发展的战略、和机构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其软件环境。当下,教育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优秀的人才不太愿意去从事教育工作,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也不能例外。再加上很多培训机构设立的初衷并不是本着“教书育人”的心态去解决社会问题。这就决定了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作为一个商业性运营机构,很自然把盈利当做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其创始人或主要股东并不一定愿意对利润的关注更胜于对教育的关注。

创始人或管理者如果秉承这样的功利心态,那么其在师资的招募和管理,教学内容的研发均是令人堪忧的。过分的追逐商业模式的表面化或所谓教育投资风口的热点,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和滥发储值卡的发廊或推销私教课时的个别无良健身机构已几无区别。机构老师不专注于教学,整天想的是卖课时,拿提成;培训机构不注重企业文化建立,发展上只注重短期利润,这样的运营,又怎能指望有好的师资、好的教学能给到自己的孩子?!

作为家长,在考察培训机构时,一定要多方面对其教育理念、产品内容、企业文化等进行考察。笔者在未跨入教育行业之前,曾带着孩子去过一些培训机构咨询课程,碰到形形色色的各路机构和人员。最恨的就是上来先给孩子进行一个所谓的测试,然后就测试结果(一定是很多方面欠缺的。如果结果是好的,还怎么销售课程。)开始给家长制造恐慌,从起跑线理论到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从未来藤校的要求到目前孩子在班上的“江湖地位”,更有甚者,试图用课程优惠或名人广告来打动你。而当问到师资背景,课程教材选用等一些问题时,含含糊糊,闪烁其词……这让我不禁感慨,这些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居然能扮演起算命大师的角色,帮别人的孩子来定义未来。

记得微信家长群里曾看到一位家长的感慨:“任何培训机构不谈师资,不谈教学内容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的行为。”

  • 家长口碑

教育行业客户的积累全靠口碑。纵然现在有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名人代言或其他“挥泪式”的促销优惠,但潮水退了,到底谁是裸泳者,在其他诸如团购、共享单车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好的培训机构如果能够长久的发展,重视学员的教学体验和家长的口碑更胜于广告的投入。

虽然每家的孩子各不相同,但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小学阶段,不外乎就是那些内容。如果一家机构的普遍的培训反馈都很好,孩子收获不论多少,都有进步。那么这样的口碑反馈是非常值得参考的。反之,如果多数其他家长的反馈有保留,那在留意家长产生保留意见的原因的同时,做出培训机构选择的决定时,应更加审慎。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网络“水军”产业,专门收费帮人去制作好评或抹黑竞争对手。面对有些机构的网上评论出现大量的一边倒的言论时,这时候,家长如果不加以分析思考,贸然决定,在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金钱的同时,也惹来一肚子的怨气。

依靠熟人的介绍、评判公开反馈渠道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实地的走访均是一些利用口碑去找寻合适培训机构的好方法。

  • 地理位置

线上教育因为其空间的便利性和时间的弹性成为很多家长们选择的主要原因。虽然大家都明白从教学成果传递上,线下面对面的授课要优于线上的网课,但面对1小时以上的路途往返于家和培训机构,着实对家长接送的精力和孩子捉襟见肘的课外时间安排形成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上课地点的远近也是选择培训机构的考量因素。但距离近、内容好、口碑响亮的培训机构并不是在居住地附近都能够轻易找寻到的。当面对一些内容和口碑都理想,但距离较远的培训机构,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利用休息日或假期的时间来安排其线下课程,平日的时候尽可能多利用该机构的一些线上课程来做一些补充。这样也不失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好办法。

  • 硬件环境

最后一点就是培训机构的硬件环境。“放开二胎”也是近几年才有的政策,多数家庭还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任何可能接触到的地方,安全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选择培训机构时也不能含糊。

考察培训机构的硬件环境,建议家长可以从培训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比如交通是否便利;所在建筑物的安全性,比如电梯的运转是否正常,消防措施是否到位等;机构内部的安全设施配备,比如空调新风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公共区域是否堆砌杂物、装修家居是否做了人性化安排等,进行了解。

以上五点关于培训机构的考量因素中,如果五点全部可以达到,那就好选择多了。但在无法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师资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软件环境和口碑,最后是地理位置和硬件环境。当然,对培训机构的选择前提是需要对自身的培训需求做一个认真细致的考量。

综上所述,家长对于培训需求的选择应当同时考量自身培训的需求以及培训机构的条件。

自女儿牙牙学语以来,把最好的教育带给孩子是我和孩子妈妈共同的心愿。到底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毕竟是孩子教育的基础。只是局限于当下教育体制与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不同步,让很多家庭不得不利用孩子的课外时间去找寻一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给到的体验和教育方案。课外培训机构的选择应是为孩子未来可能的多样性人生的发展起到一种有益的补充或提供一种机会。选择到合适的培训机构能够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起到快马再加鞭的作用。

但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如果把所有这样的补充或机会硬是变成教育的一种标配,无疑是把人生的康庄大道走成了独木桥。放眼看到周围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朋友的成长经历和笔者一路过来的人生体验,成长过程中并非什么优势都要试图占尽。与之相反,健全的人格、强大的内心、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志愿者公益精神才是教育的本源。

把握住了教育的本源,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人群中成为一个个独特的“斯巴达”,才能让我们面对学业、生活和事业时,如此的从容和平静。

-李静-

Author: uibevan

博学 诚信 求索 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