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万里创业路

蒙特利尔,皇家山公园,红、黄、緑斑驳绚烂尽染层林,山间小路,一位中国姑娘步履轻快,踏着一路碎叶,满山秋色,怀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远眺近看,沉醉于异国他乡神奇的景色…… 她来自北京,满怀对西方的憧憬和未来的向往,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这是1984年秋季。小路蜿蜒,伸向远方,她并不知道,此後二十年,求学、创业,在这条崎岖的小路上,她抛灑了多少心血,从学生、打工者、创业者,走到企业家的行列;在灑满红枫的小路上,她一步一个脚印,扎紮实实,从年轻稚嫩的姑娘成长爲对家庭、社会尽职尽责的母亲……

她就是袁薇,英文名字Wendy Yuan。

求学篇

她出生在文化气氛浓鬱的古都北京,家门溢满书香,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硏究所所长、著名硏究员,母亲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高级经济师。祖父是民族资本家,爲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出过大力;外祖父在抗日战争的百团打大战中牺牲时,已是八路军的副团长。这样出身截然不同的两个家庭在1949年以後的际遇可想而知,把父母联繫在一起的是知识的力量。这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代代相传。 袁薇自幼品学兼优,聪明伶俐,文革浩劫,学业荒废,良好的家庭敎育,弥补了社会的不足。1978年,当改革春风吹醒中国大地,亿万靑年期盼的大学招生终於恢复,踌躇满志的袁薇似乎有备而来,良好的文化基础,相当的英文功底,使她一举考入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後并入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

後人很难想象,在正常敎育中断了十年之後,中国学子对知识是怎样的渴求——清晨,当城市还在安睡,校园里已布满了晨读的学子;夜晩,熄灯铃已经响过,宿舍里还有学生打开手电看书,袁薇就在其中,她如饥似渴地在知识的瀚海里遨游,那是全社会推崇知识的时代,家庭的燻陶,社会的影响,使她在东西文化的宝库里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倏忽之间,四年就过去了,因爲学业优异,她被留校任敎,那年她才21岁。在担任了两年敎师之後,1984年,由经贸大学推荐,参加了GRE的考试,并以全国听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申请到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的全额资助,被蒙特利尔康阔帝亚(ConcordiaUniversity)大学的硏究生院録取,专门攻读英语敎学法(TESL)。 蒙特利尔市中心,美丽的康阔帝亚大学塞尔·乔治亚校园,忽然来了个漂亮的中国女学生,那时,系里不仅没有中国学生,连亚洲学生也没有,人们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东方女性,她友善,热情活泼,刚到加国却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喜欢和人打招呼,只是很少参加各类活动,每天就在敎室、图书馆和住地之间画叁角。

她选了五门课程,每门课要求閲读的书籍都很多,她深知中国人出国读书之不易,语言的熟练运用,得益於大量的閲读,她每天都沉浸在书海里,除了吃饭、睡觉、上课以外,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甚至煮麵条的时候,手里也拿着一本书。过度疲劳和高度紧张,一天,她在浴室冲凉的时候,竟然昏倒在浴缸里……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辛的付出终於获得丰硕成果,她按时完成学业,1985年获得加拿大ESL敎学證书,成爲中国大陆首位有资格在北美执敎ESL的敎师。

又是一个秋天,1985年,在美国曼卡托州立大学(MankatoStateUniversity)流传着一个美谈: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国女孩在给一年级的美国大学生上英语写作课。这个女孩就是袁薇。她获得了该大学硏究生院的无条件録取及高额助学金。除了自己上课之外,她每天要敎两小时英语写作课,身材纤弱的她,面对着高头大马的美国学生,倾听他们傲慢又咄咄逼人的问题,用他们的母语来敎他们写作,个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她毫不气馁,每天用大量时间备课,精心準备,沉着应对,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紮实的英文敎学理论和语法基础,丰富的敎学经验,使所有学生们对她刮目相看。面对着这样艰巨的敎书工作,要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压力是很大的,而能够专心深造一直是她的强烈愿望。终于有一个机会,她申请到全额奬学金,转到美国伊利诺州的百达利(Bradley University)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百达利,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校园美观,建築高雅,该校的管理专业颇具人望,网罗了衆多高才生,许多毕业生後来都成了商界精英,如美国最大拖拉机公司卡特皮拉的总裁等就毕业于这里。在这所学校,她继续苦读了两年,1987年取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

创业篇

“这是最新産品,使用ABS特殊材料製成,可承重二百磅。”摊主袁薇一边派发産品介绍,一边滔滔不絶地解説摺叠椅的使用方法。1988年,蒙特利尔市区的一家商场,一些顾客围在一个摊位前,这里正在出售来自中国的沙滩摺叠椅。

“是眞的吗?让我试试,我体重190磅!”説着,一个肥胖的大汉跳上椅子,又踩又蹬,顾客发出不屑之声,蹦跳够了,那大汉毫不理睬,下来便扬长而去。袁薇在一旁杏眼圆睁,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对这类流氓顾客,一个女子能奈他何?她强忍愤怒,继续耐心地推销産品。秀美的形象,委婉的解説,加上産品的新颖,渐渐地吸引了衆多的顾客,不少人纷纷购买这一産品,有的一个人就购买几套……

百达利大学毕业後袁薇婉谢了百达利大学提供的助敎职位,与同学Kan回到蒙特利尔,87年底结婚。袁薇和上个世纪许多的中国女性一样,深受“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敎育,岂能倚赖於丈夫。还是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她就曾在假期到餐馆里端盘子打工。一次,不小心丢失了一天辛苦挣来的20元小费,急得直掉泪。刚回到蒙特利尔,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她就到一家印度人家当保姆,每天工作十小时,喂奶、换尿布、哄孩子、清洁房间、洗晾衣物……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每天得到的工钱只有20元,但这是自己挣来的,她感到非常自豪。

一次,一个朋友来电话,希望她代理销售一批中国造的沙滩摺叠桌椅。得到这一消息,她立即查询了相关资料,发现这种産品的价格远低於加拿大同类産品,且式样新颖。机敏的她,立即发现其中的商机,她马上注册了一个公司,果断地将自己读书时省下的和打工挣来的钱加在一起,凑够一万加元,从中国进口了一个20尺集装箱的沙滩摺叠桌椅。货物到岸後,爲了节省费用,她和Kan自己卸货,自己搬运,几天下来,人不但累得东倒西歪,身上还被货品碰压得到处是靑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她在商场租下一个摊位,一周七天坚持售货,叁个月下来,一个集装箱的货物全部售出,最後算账,扣除成本,她竟然获得叁万六千加元纯利。

这是她赚得的第一桶金!

这桶金激起她从商的强烈愿望,也激发出她经商的巨大潜能,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88年,审时度势,她成立了自己的电脑公司,做电脑主机板及零部件的批发生意,她看準其中的商机,北美市场电脑零部件走俏,主机板等部件的利润高达百分之百。刚开始,她自己一个人干,旣是老闆又是雇员,一周七天,一天十几个小时,那时,她正怀孕,极度需要营养,人容易饿,却常常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实在饿得不行,就在公司的仓库里用电锅煮方便麵吃。生意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明运作下,生意渐渐火红起来,人手不够,她又雇了推销员和秘书,把生意推展开来。开业的第一年,公司的年销售量就达到百万加元。

89年,儿子Sunny出生,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打点生意,对一个女人眞是难啊!创业初期,缺乏经验,有时候遇上不良客户,提货後开出空头支票,导致血本无归,她要追款,又要急着向银行説明情况,往往令她身心俱疲。可是,公司一旦运作起来,就象一部永动机,想停也停不下来。随着生意发展,公司设立了两条装配线,开始将零部件组装成整机,然後批发出去。她自己常常还要爲一些急需的客户,直接送货上门。十冬腊月,蒙特利尔天寒地冻,地面结冰,开车不易,下来搬货时,一步一滑,更不容易。然而,公司却在稳步发展,市场销售的份额逐年增加,员工也增加到十几个人,到91年,公司每月的电脑销售量已是数百台。公司自有品牌的代销网点达到800多家,遍布魁北克省与安大略省。

就象産品都有生命周期,生意也有其生命周期。电脑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原来的高额利润开始大幅下降,当时又遇上了加拿大严重的经济衰退。机警的袁薇意识到,不改变经营方向,不扩大经营项目,公司前景堪虞。她迅即将业务扩大到钢材、服装等産品的进出口贸易方面。那又是一些新的领域,还有更大的风险。钢材的贸易常常遇到数百万的大单,稍有不愼,便会倾家盪産。许多人都惧怕这种大单,袁薇不怕,敢接敢做。并不是因爲她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她执著、认眞、一丝不苟,生意链上的各个环节,她必亲力亲爲,步步紧跟。

1992年,她接下一个大单,然後蒐寻到一家欧洲的大型钢铁公司,几经联络,对方説总裁正在中国访问,她二话没説,买张机票就飞到北京,好不容易找到总裁,对方却不见。她耐心等待,一次又一次与之联络,她的锲而不捨感动了总裁,但见面後看到她如此年轻,便对她的能力産生了动摇。他半开玩笑地説:“小姑娘,做钢材是男人的事,女人可干不了。你懂得钢铁的含量吗?你能保證信用證及时开出吗?金额这么大,你能担保银行会及时付款吗……”

袁薇毫不犹豫地説:“钢铁含量的知识我可以进一步学习,以我们公司的信誉可以担保信用證及时开出,我们有能力帮助银行排除信用證上吹毛求疵的符点,促使他们及时付款。”“你们的信誉?”总裁怀疑地盯着她,“小姑娘,你可以去做,但我再次吿诫你,这是男人的事,这么大的单子,难度和风险都极大,你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吗?”

倔强的袁薇就不服输,凭什么男人能做女人就不行?她一面瞭解相关知识,一面在加中两地奔跑,周密思考,谨愼行事,妥善处理官员推诿,公司搪塞,有时忙得一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时间一长便引发了胃痉挛,常常半夜发作,疼痛难忍。那阵子,是袁薇人生中最爲艰难的日子,先是自小带她长大的奶奶去世,紧接着,她的父亲又被确诊爲胆管癌而住院动手术。那时候,儿子留在蒙特利尔由公公婆婆照顾,丈夫身在泰国,正忙於公司的併购项目,蒙特利尔公司那边还有十几位员工每月的工资及各种开销的压力,正是此时,她今生最敬爱的父亲也被病魔夺走了宝贵生命,此时的袁薇情绪陷入最低谷,她内心深深自责,以前爲什么没能多回来看望,她甚至认爲当初选择做生意并如此拼搏是个错误……现在回忆起这一段,及如何最终拿下那单近千万元生意的时候,她不无感嘅地説:“如果没有亲人的爱与支持以及永不认输的倔强性格,是不可能走过来的。”

1994年7月,她决定将公司迁往地理位置与投资环境优越的温哥华市。这一战略性的搬迁,爲公司转向後的进出口及投资业务增添了不容质疑的优势。除钢材外,公司的进出口生意已扩展到硫磺、新闻纸、 纸浆等産品,1995年,她还收购了本地一家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进入了资本和金融的业务领域,同时,她在房地産投资领域中稳扎稳打,前景非常看好,她创办的事业已颇具规模,成绩斐然。

1995年,她代表加拿大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大会,受到两国领导人的接见。

2001年,袁薇随总理克理田带队的加拿大代表团访问中国,与中国的公司签署了价値675万加元的废纸出口协议书,总理克理田和贸易块L柏提格等亲自出席签字仪式。

2003年,英文的温哥华商报(Business_in_Vancouver)主办优秀靑年企业家评选揭晓,袁薇金榜有名… 商海大潮,袁薇已是浪里白条,纵横自如。

亲情篇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Wendy UIBE Alumni Canada

1985年圣诞节前夕,大雪纷飞,美国曼卡托大学,夜晩,袁薇正在宿舍里复习功课,忽然有人敲门,门开处,来自蒙特利尔的朋友Kan憨憨地站在门外。“咦,你不是説来玩的吗?怎么连行装都不带?”袁薇疑惑地问。Kan不语,回身将她引到外面,雪地里,Kan的“日産”汽车趴在那里,车里塞满了他的家当。“你这是幹吗,搬家?”袁薇不解。

Kan笑了:“我也得到你们学校的全额奬学金,读书来了,所以,我带来全部家当。”Kan毕业於麦基尔大学音乐学院,曾是魁北克省靑年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业馀敎琴,那也是桃李满蒙城。毕业後,KAN在一家房地産公司当经理,同时在麦基尔大学读MBA的课程。到这里读书?不再拉琴了?不在房地産公司当经理了?”袁薇问。我还想继续读书,特别是到你在的学校读书。” 袁薇心里一热,撇家捨业,两千多里路,你顶风冒雪开车到我们这儿来上学?此後,他们眞的成了同学,并同时拿到硕士学位。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今皆然。这浪漫的故事开了头,当事人自然会续写下去,其中的曲折迂迴,跌宕起伏自然就是当事人珍贵的回忆了。现实是夫妇二人相濡以沫,共同打拼,走过了艰苦创业的十几年。爲了创业,Kan吿别了他的音乐生涯,袁薇心里常常难以瞭然,即便是商海搏击,只要有空,她就会陪伴Kan到音乐厅,去听他酷爱的室内乐,去感受那荡气回肠的交响曲。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音符産生的激励,是他们奋进的力量。

儿子Sunny是她的另一最爱。孩子小时候,她常常在中国,而Kan又常到泰国去,孩子在蒙特利尔,一家叁口叁个地方,即便回到加拿大,也因爲太忙没有很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可她从未忽略对孩子的疼爱,不管多远,打电话也要和孩子交谈;不管多忙,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敎育都要操心。书香世家良好传统一点不剩传给了孩子,Sunny好学上进,不仅品学兼优,而且热爱体育,特别是篮球。爲了让孩子不忘他的根,除了让他在温哥华念完中国小学六年的中文,每年夏天,还把他送去中国参加暑期夏令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在公司发展初具规模後,个人的时间相对多了,就经常抽时间到学校做义工,观看孩子的体育比赛,孩子是她的骄傲,Sunny身手矫健,灵活快捷,是场上明星,当他的崇拜者们大声喊叫“Sunny、Sunny”时,母亲的心里像是灌满了蜜。

取之於社会,回馈於社会。有钱时,袁薇总是慷慨解囊、乐善好施,她爲很多人雪中送炭解过燃眉之急。她常常向孩子出生的医院捐款,也向加拿大防癌基金会慷慨解囊。她甘做义工,先後在列治文和温哥华的学校义务服务,十年来从未间断,得到两市的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评价,多次当选爲学校家长会理事。

问政篇

Wendy UIBE Alumni Canada

袁薇的先生KAN是加拿大第四代华人,Kan的曾祖父是从广东台山被”卖猪仔”到的加拿大,是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劳工之一。他的父亲更是蒙特利尔的知名侨领,常常爲华人社区的事务,又出钱又出力,爲那些像他的爷爷一样曾经遭受歧视和虐待的华人获得平反,爲向加拿大政府索偿“人头税”四处奔走、积极呼籲。在这个家庭里,袁薇深深感受到海外华人对自己同胞的热爱及对加拿大无私的奉献,这更激发了她立志以父辈爲榜样,接过他们的接力棒,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的决心。

加拿大华人有百万之多,但是,在加拿大的整个社会华人的声音却很小,在国会华人议员只有一两位,在BC省议会虽有叁位华人,却没有一位担任厅长级职位。华人的声音不能爲整个社会瞭解,社会的管理者不一定会歧视少数族裔,但是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却未必知道不同的少数族裔,究竟需要什么不同的政策。爲了更好地维护华人的利益,一群热心公益的华人去年组织发起了华人团结参政运动,这种大规模地动员民衆集体参与政治事务的活动 在加国华人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华人团结参政运动从2002年3月发起到现在,取得长足进展,有8000多名华人成爲联邦自由党新党员,爲自由党在BC省的拓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使自由党高层不得不正视和重视华人的存在并表示要重新审视如学历资格认證、中医执业资格认證等华人非常关注的问题。华人团结参政运动还超出预定目标,有54名华人顺利当选爲即将于11月12日召开的自由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实现了华人代表零的突破,鼓舞了华人参政的热情,特别是增强了有意角逐明年大选的华人精英的信心。袁薇,正是华人团结参政运动的发起人和参与者之一。

从2002年3月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爲了华人团结参政运动能够得到华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袁薇躭搁了大量生意,忽略了丈夫和孩子,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运动中去。她与社团的其他精英一道,从一个社团到另一个社团,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向新老移民反复解释华人参政的必要性, 一年多来,爲了工作,袁薇从来没有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

2002年,她当选爲BC省自由党列志文中心选区的理事兼宣传主任;出任总理热门人选马田BC省竞选办公室中文传媒主任,帮助马田争取华人社区的支援,对此,她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移民加拿大20年,我感到这个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性的不公平现象,旣然我们选择了生活在加拿大,就有责任爲下一代建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平台,不再经受早期华人移民的种种艰辛与不公。我们不应只求生活安逸,还应在政治上求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向国家决策层发出我们的声音和诉求,加快和完善加拿大民主多元政治的进程。 对未来,袁薇充满必胜信念,我们大声地爲她喝彩,默默地爲她祝福! (高歌)

Author: uibevan

博学 诚信 求索 笃行